眼睛里的感光底片——视网膜

眼睛里的感光底片——视网膜

 

视网膜(retina)居于眼球壁的内层,是一层透明的薄膜。视网膜由色素上皮层和视网膜感觉层组成。如果两层间在病理情况下可分开,称为视网膜脱离。
视网膜内层为衬于血管膜内面的一层薄膜,有感光作用。后部有一视神经乳头。视网膜就像一架照相机里的感光底片,专门负责感光成像。当我们看东西时,物体的影像通过屈光系统,落在视网膜上。
视网膜上的感觉层是由三个神经元组成。第一神经元是视细胞层,专司感光,它包括锥细胞和柱细胞。人的视网膜上共约有1.1~1.3 亿个柱细胞,有600~700万个锥细胞。柱细胞主要在离中心凹较远的视网膜上,而锥细胞则在中心凹处最多。第二层叫双节细胞,约有10到数百个视细胞通 过双节细胞与一个神经节细胞相联系,负责联络作用。第三层叫节细胞层,专管传导。
视信息在视网膜上形成视觉神经冲动,沿视路将视信息传递到视中枢形成视觉,这样在我们的头脑中建立起图像。
视网膜后极部有一直径约2mm的浅漏斗状小凹陷区,称为黄斑,这是由于该区含有丰富的叶黄素而得名。其中央有一小凹为黄斑中心凹,黄斑区无血管,但因色素上皮细胞中含有较多色素,因此在检眼镜下颜色较暗,中心凹处可见反光点,称为中心凹反射,因此处只有大量的视锥细胞,故它是视网膜上视觉最敏锐的部位。
从光学观点出发,视网膜是眼光学系统的成像屏幕,它是一凹形的球面。视网膜的凹形弯曲有两个优点:一是眼光学系统形成的像有凹形弯曲,所以弯曲的视网膜作为像屏具有适应的效果;二是弯曲的视网膜具有更广宽的视野。
从组织胚胎学上来看,视网膜属脑膜的一部分,其血液供应来自脑动脉系统。因此,某些种类的视网膜病变,又称眼底病变,反映了脑膜及脑血管系统的状态,常见相关的全身疾病有高血压、糖尿病、贫血、视网膜动脉硬化、静脉栓塞、颅内压增高等等。所以全面的眼科检查,包括眼底视网膜检查至关重要。
视网膜病症状主要为出现不同程度的视力障碍,如黄斑区的锥体细胞受损可发生中心暗点,中心视力减退和色觉障碍等,该区如有出血、渗出物或水肿,可出现视物变形。视网膜周边区域杆体细胞受损,可发生视野缺损和暗适应减低。当视网膜受刺激时,可有闪光等感觉,即使闭眼时,也有闪烁物飘动感。如果出现上述症状,就应及时与眼科医生联系,进行全面检查、诊断,及时治疗,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视力损失。

(如果您有任何有关的问题,请与段昌敏医生、陈琼医生联系或上网预约门诊,电话:732-247-2847;网址:www.DrDuan.com )

Site Login